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各國之間經濟合作、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語言包含著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國際合作時語音的翻譯要做到信、達、雅,這對翻譯的準確性和合理性要求較高。翻譯者在對我國自身文化了解的基礎上,應不斷加強對該語言涉及的他國文化進行研究學習,從而完成高質量的語言翻譯。日本作為發達國家,與我國一衣帶水,聯系緊密。在日語翻譯過程中,不僅需要關注語言翻譯的準確性,也要根據語境,注重文化表達的準確性,以便于我國與日本多種合作的良好開展。本文就《新實用日語翻譯教程》一書對日語翻譯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進行研究闡述。
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顧紅所著的《新實用日語翻譯教程》一書由四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述了日常交往應對中的日語翻譯,由三個模塊內容組成,分別是業務聯絡、日常接待、歡迎宴會;第二部分講述了商務談判支持中的日語翻譯,由三個模塊內容組成,分別是談判準備、談判翻譯、應訴翻譯;第三部分講述了現場技術翻譯中的日語翻譯,由三個模塊的內容組成,分別是機械類翻譯、電氣類翻譯、計算機類翻譯;第四部分講述了導游業務中的日語翻譯,由三個模塊內容組成,分別是旅行計劃商定、導游日語實踐、酒店入住及突發情況應對。每個模塊都有六個部分組成:包括學習目標、翻譯任務、翻譯說明、知識拓展、翻譯技巧、綜合練習。該書以設定場景人物的形式在既定語境中展示翻譯要點讓學習者了解交際對話的運用場合,特定的場景為學習者加深了語言運用的直觀感受,并且每個單元的實訓任務能幫助學習者更好地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此外,考慮到日語翻譯的實用性,該書從常用的日語翻譯需求場合進行有針對性的內容編排,是對學生學習日語翻譯知識不可多得的一本好書。
針對我國對日語翻譯的精準需求,結合該書,筆者從以下幾點闡述對跨文化交際下日語翻譯能力培養應注意的重點。第一,加強對日本文化的學習,理解日語中的文化底蘊以及日語使用習慣。例如,日本民眾習慣先以平日生活的關注點為話題開始溝通。由于日本海島自然災害較多,日本民眾對自然氣象格外關注,因此天氣話題經常作為日語交談的開端。將符合日語使用者交流習慣作為話題的開端,有助于話題的深入。另外文化的差異在日語翻譯交流中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有時會出現所翻譯內容意思不夠精準的情況。例如,日本人在接受禮物時,會說“對不起”。在中國人的思維中,此答復有拒絕接受禮物之意,而在日本人的思維中,這句回復表示接受的意思,另外也包含著對所受恩惠而產生愧疚心理的表達。如果對民族文化不了解,就會在溝通中產生錯誤的理解。同樣是“對不起”這句話,在日本使用很常見,日本國民多愿意接受別人的指正并以此作為回復,這在日本習以為常。而在中國,說這句話,會有一種處于下風和示弱的意思。因此,在日語翻譯過程中,懂得對方國家的日常文化,了解對方的用語習慣和語言內所包含的文化底蘊,有助于溝通的順暢。第二,提升自身文化素養,在翻譯過程中表現得大方得體。翻譯人員也是中方形象的代表。在翻譯過程中,將符合對方國家文化的問候語傳達給對方,可以拉近交流者的距離。如因為自身文化素養不夠,不了解所譯語言所在國文化差異,進而導致理解偏差或表述不夠恰當,則會造成信息傳遞偏差或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如何通過翻譯讓其他國家的讀者理解,就需要將理念內容盡量在該國讀者認知和習慣的范圍內進行傳達,提高別國讀者的接受程度。這些都需要譯者較強的文化素養和知識儲備作為翻譯基礎,才能夠將理念的精髓體現出來,并且在字里行間引起外國讀者的閱讀欲望。
總之,跨文化交際下日語翻譯能力的培養需要譯者對自身和日本兩個國家文化及生活習慣有很深的了解,才能夠做到翻譯的精準和得體。 |